fcaforg」的全部文章

本會與國立臺灣大學園藝暨景觀學系、紫丁香婦幼關懷協會合辦「女性與園藝」座談會

聯合國的「2030永續發展目標」SDGs,指引全球要共同努力、邁向永續,永續發展及人類福祉已成為全球人的共同目標。2021年12月22日本會與國立臺灣大學園藝暨景觀學系、 紫丁香婦幼關懷協會 共同主辦「女性與園藝」座談會,邀請產、醫、學界翹楚,談論園藝與家庭、健康、環保、永續….等的連結與助益,分享多元又有趣的大自然療癒力量及森林永續等議題。從個人到家庭、職場到社會、居家到大自然,將園藝的諸多益處一一揭開,活動盛大圓滿。


主辦單位及與談貴賓合影:財團法人富喬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張平沼(左四)、紫丁香婦幼關懷協會陳淑珠理事長(左三)與講師合影,左起:財團法人中華花藝文教基金會張碧鄉花藝教授(左一)、綠色療癒力學院沈瑞琳院長(左二)、國立臺灣大學園藝暨景觀學系葉德銘系主任(左五)、國立臺灣大學園藝暨景觀學系張育森教授(左六)、台灣園藝輔助治療協會黃盛璘園藝治療師(左七)、亞東紀念醫院心理健康中心主任陳俊霖醫師(左八)

主辦單位及與談貴賓合影:財團法人富喬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張平沼(右四)、紫丁香婦幼關懷協會陳淑珠理事長(右三)與講師合影,依序為國立臺灣大學園藝暨景觀學系張育森教授(左一)、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蔡明哲副院長(左二)、知名主持人張啟楷(左三)、綠色療癒力學院沈瑞琳院長(右二)、財團法人中華花藝文教基金會張碧鄉花藝教授(右一)

張平沼董事長致詞表示:富喬文化藝術基金會透過各種管道持續關懷女性,協助在社會各項領域中的女性,給予更多的支持與鼓勵,本次講座延續先前議題,承接女性與溝通、女性與藝術之主題,具有連結性。本次全球性的疫情,先進國家較為嚴重,如歐美、亞洲等,深刻影響了多國經濟狀況,亦影響了人類生活,疫情期間大家不敢外出,使社交相關活動停擺,生活較為拘束煩悶,許多人開始省思與大自然之間的關係。跟大自然接觸可促使人們身心靈舒暢,在此現況下,當人內心充滿煩悶的情緒時,至樹林呼吸、休養,整體身心靈皆能有所舒緩,具有自然療癒的作用;也由於天然植物花卉的存在能夠舒緩壓力,保持愉悅心態,促使許多人前往。此次,藉由學者專家的分享,探討女性與園藝之關聯,同時,讓參與者欣賞園藝,了解園藝的益處與可能的模式,回到家中可以思考如何讓生活環境有更好的提升。

園藝暨景觀學系葉德銘系主任擔任致詞貴賓及上半場主持人。致詞表示:目前台大致力於推廣園藝療癒,台大有癌症醫院,為鼓勵深受病痛影響之病患,使他們可以舒緩身心壓力,建設一療癒花園,希冀藉此可以達到一定的緩和情緒的作用。此外,台大任職人員、學生等等,都十分致力於生活,希望有更好的成長,管校長亦支持透過療癒花園來舒緩人們的身心靈,盧院長亦將森林與療癒擴大為廣義健康的概念,因此,健康、森林、園藝將會成為未來越發重要的課題,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。     園藝有許多的治療案例,相關的醫療研究顯示,患有相似疾病的患者術後,多觀看園藝的較沒有觀看的提早半天出院,亦減少止痛藥的使用及病痛的抱怨,爰園藝與身心靈的關聯是一重要議題,藉由探討相信各位可以受益良多。

張育森教授提到:健康園藝係指園藝治療與園藝福祉,兩者目的相同,不同之處在於對象、內容及效益。園藝治療主要是讓生病的患者從事園藝活動或觀賞花園景觀,有促進生理、心理、認知及社交之功能;園藝福祉則是針對健康或亞健康之人,而非生病之患者,福祉即健康快樂幸福之意,健康保健,結交夥伴,利用植物、園藝活動獲得幸福。其中,園藝與健康大致上可歸類為四個層次:一、與園藝無關的治療:積極性的治療,如打針、吃藥等,身體是消極地接受。二、園藝治療為自然療法的一種:經由園藝活動及自身的感受可以提升免疫能力,因此可以與治療相結合。三、樂活養生如同保養:相較於一般養生,園藝治療可以更有助於人們身心靈的維持。四、園藝休閒:如到森林,對健康有部份幫助,非專人引導,為自我行為。健康園藝具有多元效益,在生理上,促進或維持身體活動;在心理上,增加幸福感;在經濟上,有助於增加就業機會;在社會上,增進人際關係;在認知上,可以獲得新知,培養新興趣。面對都市高壓力或過勞族群、以及社區人口老化等問題,推展健康園藝應是切合實際的做法,透過各種健康園藝活動能夠改善社區高壓力或過勞族群、以及長者(尤其是女性)的身心社會功能,並增進人際關係與健康福祉。

黃盛璘理事長提到:由於為園藝治療師,分享將以園藝治療相關知識、案例與心得為主軸,希冀使參與者更了解園藝治療,同時,回歸現下環境中,探討在疫情之下園藝治療可以扮演怎麼樣的角色。園藝治療嚴格來說可以稱作園藝輔助治療,非傳統醫學治療的方式,也並非取代醫生的作為,是與醫生相輔相成。在綠生活療癒中,國外運用當地植物輔助發展園藝治療,如何讓國人有這樣的運作模式,經由多次研究,帶著野草堅忍生命力的青草藥,不但具有各種感官刺激,更被實証出各種保健效益,於是,園藝治療在青草藥世界裡,找到人和植物最佳的依存關係。舉例而言,如消炎聖品的左手香、天然抗生素的魚腥草以及艾草等,好種植又具備文化連結。「把大自然療癒力量帶進家裡日常生活」是疫情中綠生 活最大的調整與目的,因此,我們需要「青草 生活360°」,全方位邀青草入生活,與四季 節氣同歩,藉由四季、五行、節氣及食療來輔 助完成綠生活療癒。

陳俊霖醫師提到:綠色照護(Green Care)係指「以自然為本的,促進健康與生活福祉的各種取徑」,將促進健康、療癒、治療等的方式串連發揮綜效,同時,為一種照護模式,意在改善或促進身心健康與生活福祉,設計出方法與模式讓人們有更好的身心靈,在歐洲發展迅速,在台灣以園藝作為基礎,希冀發展出更廣泛的面向,如:加入動物來達成更多元的治療,再者,搭配自然療癒,推廣人們自動走出戶外,不侷限於相關社團或單位。照護為廣義的範圍,包含常見的健康照護,社會性復健即藥癮、酒癮之矯治,教育或特殊教育,以及庇護工作,有相關案例藉由這樣的模式成功治癒,出獄後進行園藝相關工作。亞東持續致力於發展此部分,運用實體療癒花園外,虛擬上採用VR體驗大自然,使安寧病人好療癒,擁有多元綠色照護模式,如:園藝治療+動物輔助治療+森林療癒。研究顯示,其治療效果仍具備效用,如醫療復元、降低疼痛、減低創傷後壓力障礙、情緒調節、減輕壓力、減少物質濫用等,可以較快恢復。

張啟楷主持人表示:每位與談人各有優勢之處。相信參與者皆可從整體大面向的森林、居家的園藝到個人園藝美感培養逐步深入,多元學習,在未來可以運用今日相關知識,舒緩身心靈,成就美好人生。

張啟楷主持人介紹三位與談貴賓:首先,蔡副院長為留德的博士,期待蔡副院長分享如何在森林療癒的方式中保養身體,擁有健康的體態;此外,蔡副院長除了是學院副院長,亦是台大實驗林管理處的處長,這些實驗林占台灣土地的百分之一,是非常大的區域,因此,蔡副院長也因為這樣的緣分,開始推廣森林療癒,在有多個案例中,藉由森林療癒舒緩壓力,提升睡眠品質,相信會未來有更多的發展。第二位演講者亦赫赫有名,沈瑞琳沈院長日本留學回國,撰寫了許多書籍,在國內有8本,國外甚至還有3本,出版了超過10本的書籍,是十分有名的學者。主要著重於居家園藝的發展,並運用園藝進行相關治療,沈院長幫主年紀較長、失智等較需要照護的人們進行療癒,改善相關問題,同時,亦推動親子園藝治療,即全家人一同參與園藝活動。最後,第三位為大家耳熟能詳,特別有名的教授,張碧鄉教授,於其經歷中可以看到,其以往有個特別有名的年節花藝作品,名為歲月靜好,花藝受到許多人喜愛,其中的花材包含山歸來,即恩惠、喜氣洋洋的概念,此次分享除了提升參與者的美感,亦有豐富的知識與應用和大家同享。

蔡明哲副院長提到:現今多元健康的議題逐漸成為大眾所重視之方向,除了一般治療,森林療癒、園藝治療、農業療癒皆為趨勢,同時,在人們健康之餘,動物亦需要療癒,環境亦需要健康,才能永續發展,使整體社會和自然有更好的永續生存。主要分享五大內容,分述如下:一、森林的功能與重要性:人們認為森林具備許多功能,經濟效益(木材生產)僅佔25%,公益效益 (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)占了75%。森林可以解決貧窮問題並具有促進健康之效益,還可以調節氣候,避免氣候劇烈變化而產生之影響,現今氣候變遷議題與森林息息相關。二、森林永續利用與減碳:減碳為目前十分重要的議題,2030年之永續發展目標中,此為重要區塊,在人們活動期間如何運用方法減碳,進而達成零排放為現下重要議題,因此,森林的永續利用更顯重要。三、森林經營新形態-森林療癒:隨著現代人的健康亮起紅燈,與人口高齡化社會的到來,森林環境所能夠提供的功能將重新被思考。森林療癒的發展,則是面臨現代社會文明病及高齡化可採行的解決方案之一。多項跨領域以及亞臨床心血管疾病與生活健康相關研究發現,森林環境對健康具有潛在效益。 四、永續林業: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,森林與森林療癒為其中一區塊。必須要永續利用木材,存放CO2,並持續種植新樹木,以達成目標。 五、我們可以怎麼做:「永續林業、享受森林、永續經營」為三大目標,希望人們可以在重視森林的同時,努力共同減碳,並且多到森林走走,藉由森林來進行療癒,舒緩身心靈,擁有健康。

沈瑞琳院長提到:其著作之一「加齡的自然療癒」,希望透過園藝療癒讓長輩能夠透過園藝提升生活品質,進而成為其生活重心,甚至成為職能再造,再投入幫助其他人,轉化為循環經濟。同時,希冀園藝療癒能夠改善長照的照護環境,透過園藝療癒紓解照護員壓力及增進長照模式,如:綠栽培、綠飲食、綠用品、綠藝術、綠遊戲…等。因此,園藝治療可定義為用生命照顧生命,亦用生命在呼應生命的一種輔助療法,或生命關懷模式,透過照顧植物,亦使植物照顧人們,如在栽種植物時看到植物發芽,對生命會有許期待;植物在劣境中生存成長,啟發人們對於挑戰困難的勇氣與正面思考。在疫情期間,人們生物週期、免疫系統、心理健康與睡眠皆受到深刻影響。「園藝治療」為啟動生命與生命的對話,藉由對話的過程,擴張效果,進而產生自然療癒力,實際作為有以下幾個例子:
一、「日常即見療癒、療癒即是日常」
園藝療癒非一堂課程,應融入於生活中。如想遇見自然療癒力,從日常散步開始,逐步接近生活中的自然,進而得到療癒。例如:至家中附近的學校或公園,採用「用進(盡)廢退」的健康法則。
二、「綠旅行」景觀療癒
並非一定要做出如何的作品,可以到大自然走一走,在旅行中發現自然療癒力。於疫情期間,可以拿出過往照片,與家人共同討論過往自然的美景。
三、「綠飲食」
利用植物自製生活中的食品或調料,藉由自然無添加來增進身體的健康,並體會自然療癒力。如:薄荷入菜,減少化學重口味的食品。
四、「綠用品」
利於植物製作相關用品,在手作途中,可以舒緩壓力,藉由完成成品,擁有成就感,並使用在生活中,可以在日常使用中感受到。如:天然精油擴香器。
五、「綠遊戲」
運用大自然來增添生活趣味,建立遊戲方式,來體悟自然療癒力。
六、「綠藝術」
使用植物花卉等,進行藝術創作,發展創意,提升美感,並經由作品使他人體悟自然。
七、「綠栽培」
不一定要有一個花園,但可以有一個桌上小花園,在桌上栽種簡單植物,做事或工作時的壓力,可以再看到這樣的綠植而減緩。
綠色照護為預防醫學新趨勢,為健康者維持健康,亞健康者重返健康,使病患重獲健康、自在安適的生活品質,並非取代傳統的治療方式,而為輔助的效益,並藉由園藝綠生活來延續人們的永續亮麗人生,持續親近自然,增加園藝活動參與。

張碧鄉老師提到:俗諺「常在花間走,活到九十九。」人的健康與情緒是具備高度相關性的,快樂的情緒可以使人們遠離疾病,如何保持愉悅的心情,園藝即其中一領域。本次以花物造境為主軸,探討園藝、花藝及繪畫等面向。繪畫:觀看繪畫最基本的方式,即從形式開始分析,形式係指構成畫面的一切視覺要素以及構成、組織的方式,人們所看到的都是形式,如:造形(點線面體)、色彩、光影、質感、構圖和空間。每個藝術家皆有其風格,受到其背景、人生、生活、個性、師承等而有所不同。花藝:根據生活、經驗等進行創作,如同主持人提到,歲月靜好這個作品,為慶祝年節所創作,使用的花材包含山歸來、枯梗、黃小菊、春蘭葉、變葉木、火龍果花器等,造於林家花園,運用鮮艷明亮的色彩,用色簡潔純淨。園藝:本身教授家庭園藝,亦有庭院盆栽造景經驗,透過多元的方式去呈現、裝飾環境,園藝即能夠使人們舒緩身心,有愉悅的心情,進而擁有健康的身體。總結,在繪畫、拾花弄草以及園藝中,感受其帶來的自然力,傳遞美的本質,享受深層快樂。持續觀察自然環境,關心永續發展,並將其分享出去,可以讓自我身心靈豐足,擁有更好的生活,更好的人生。

與談貴賓們於休息室中合影。感謝中華民國景觀工程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 藍麗珠理事長蒞臨參加(右三)。

現場嘉賓與紫丁香婦幼關懷協會陳淑珠理事長(左三)及張啟楷主持人合影,感謝中華民國婦女協會NCW劉玲君理事長(右一)、李芳惠前理事長(左二)蒞臨參加。

現場嘉賓與紫丁香婦幼關懷協會陳淑珠理事長(左三)及張啟楷主持人、蔡明哲副院長合影,感謝陳照美老師(左二)蒞臨並贊助會場講台桌花等花藝作品。